当前位置:首页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2017年桂政办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57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57号)

  《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牢广西经济稳步的增长“稳”的基础、释放“进”的动能,推进广西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广西发展“三大定位”的要求,切实发挥创新在引领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把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技术创新、强化绿色发展、实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培育强优企业、优化资源开发、布局“一带一路”等作为广西冶金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点,有效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到2025年,全区冶金产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钢铁产品品种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供需结构趋于平衡,力争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90%,钢铁本地深加工转化比例超过25%,不锈钢本地制品加工比例超过40%;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行为和制度深度植入公司制作经营;形成可在全球配置资源、全球拓展市场的产业链条;钢铁主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200吨/人·年以上。打造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国内领先的创新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5%。建成防城港钢铁基地,形成“一核、三带、九基地”总体布局〔一核:以防城港作为广西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的核心;三带:防城港—贵港—来宾—柳州钢铁产业带,防城港—北海—玉林—梧州不锈钢(含镍铁铬铁等合金)产业带,防城港—崇左—百色锰产业带;九基地: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性冶金基地、柳州钢铁基地(含来宾铁合金)、贵港钢铁基地、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园不锈钢基地、玉林龙潭产业园不锈钢制品基地、梧州不锈钢供应基地、百色锰产业基地、崇左锰产业基地、贺州矿山装备铸造基地〕,沿海临港产能占比超过60%。建成3—5家国际知名、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的公司集团,国际产能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节能环保大幅度提高到国内领先水平,构建2—3家绿色工厂、2—3个绿色园区。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得以夯实,形成1—2家智能化冶金工厂、1—2家大型综合冶金电子商务平台。冶金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到2025年,广西铁合金产能控制在600万吨左右;电解金属锰产能控制在60万吨左右;电解二氧化锰产能27万吨,硫酸锰产能10万吨左右;四氧化三锰产能2万吨、锰系锂离子动力电池4亿安时。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部署,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压减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对钢铁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和达标检查力度,控制新增产能,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不合规、不达标产能整改、退出,对长期停工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没有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僵尸企业”,加快实施整体退出、关停出清、重组整合,鼓励通过兼并重组退出低效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线协同分工。

  有效破解供需结构矛盾,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着力调整改善广西冶金产品的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一是结合建筑业需求,特别是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量大面广钢材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二是围绕汽车、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船舶等用钢需求,与用户协同推进先进钢铁新材料产品研发应用。三是面向东盟等国际市场,研发适合海洋环境使用的耐腐蚀、长寿命钢材产品。四是发展服务型制造,完善物流配送,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在具备条件的领域构建先期研发介入、后期持续改进模式。五是支持企业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体系,贯穿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1. 钢结构用钢。引导和扶持广西钢铁企业主动参与钢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研发生产与钢结构建筑构件需求相适应的定制化、个性化钢铁产品,推广39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结构用钢,研发防火、防腐高性能钢结构用钢,探索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的钢结构配件,建立钢结构配件统一配送中心。

  2. 高品质特殊钢。依托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高强汽车板材、汽车动力系统钢材、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等高性能专用特种优质钢材。大力开发新一代核电装备用特殊钢及配套构件与焊接材料、高性能耐磨钢与高速工具钢,积极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用特种耐蚀钢、高技术船舶用钢、高性能长寿命齿轮钢、弹簧钢、高强韧非调质钢、12.9级以上高强度紧固件用钢等基础零件用钢。

  3. 不锈钢。依托北海诚德公司、广西中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金海不锈钢有限公司、梧州市永达钢铁有限公司、梧州市鑫峰特钢有限公司等重点不锈钢企业,重点发展以铁素体不锈钢、高氮不锈钢、经济型双相不锈钢等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型不锈钢,以环保设备、国防装备、新能源、海工、航空航天用不锈钢等为代表的特殊领域用高性能不锈钢,以及以耐热不锈钢、抗菌型不锈钢、高硬高韧高耐磨性不锈钢为代表的高功能型不锈钢。

  4. 铁合金。以服务钢铁工业为主,重点发展镍铁、铬铁合金等高附加值新材料,积极探索与铸造业联合发展模式,共同开发装备制造用新材料,如高锰耐磨铸铁、含镍铬铸铁、铸钢材料等。

  5. 电解金属锰。重点服务钢铁、不锈钢和铝等产业,延伸发展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制品。积极研发新合金材料产品,推进电解金属锰向电子技术、化学工业、食品卫生、航天工业等重点领域应用和发展。

  6. 电解二氧化锰。重点服务电池行业,开发锰系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推进锰基础原料向锂动力电池、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应用型深加工方向发展。

  在具备条件的重大冶金项目、先进冶金企业大力推动云制造服务,支持冶金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实现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物流配送开放共享,推动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支持建设以重点冶金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体系,突破资源约束和空间约束,实现企业间协同和社会制造资源广泛共享与集成。

  综合考虑广西冶金产业的资源禀赋、下游产业、关联产业和发展条件等,以充分发掘产业链价值、提高竞争力为导向,纵向贯通、横向耦合,延伸产业链条。一是结合建筑、汽车、海工、船舶、轨道交通等下业需求,发展产业型的钢材下游深加工,纵向往下打通产业链条。二是发挥不锈钢冶炼企业引领作用,以龙潭产业园、北海产业园、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等为依托,集聚化发展民用、家电、工业、建筑、交通、汽车等领域所需的不锈钢制品。三是发挥锰资源优势,打造锰盐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软磁材料、锰系正极材料及动力电池等系列产品。四是高效回收利用冶金二次能源、固体废弃物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价值,探索与化工、建材、电力、食品等产业耦合发展。

  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遵循贴近市场、优化物流、集约发展、提效降本的基本规律,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向创新环境最好、综合成本最低、集约发展最优、支撑条件最佳的区域转移,将广西冶金产业建设形成“一核、三带、九基地”总体布局。

  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沿柳州—防城港铁路布置广西钢铁企业,发挥沿海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梧州靠近珠三角和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合理设置钢材物流配送节点,积极开拓和发展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带动下游产业群发展。

  (1)柳州: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规划全面技术改造生产线。完善综合利用产业群,建设二氧化碳回收示范工程,实现“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绿色智造。重点开发汽车、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用钢材和精品建材用钢材,担负开发钢铁新材料任务,带动钢铁下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绿色智造的柳州钢铁基地。

  (2)梧州:以再生钢铁为核心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借助靠近广东的区位优势,利用珠三角充足的五金加工废边角料为生产原材料,消纳废旧不锈钢,实现钢铁行业循环回收再利用,将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打造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防城港:以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为支撑,配套综合利用产业群,积极搭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注重发展海洋工程、船舶和耐腐蚀等领域用的钢材。按照“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绿色智造要求建成千万吨级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项目产品定位:

  板材系列产品。汽车大梁及轮辋用结构钢、超高强度汽车车厢用钢、高强度工程机械结构用钢、高等级船用钢、海洋工程用钢、高等级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线钢、桥梁用钢、集装箱用耐候钢、压力容器用钢、超深冲汽车用钢冷轧基板、家电用钢冷轧基板、高强度结构用钢冷轧基板、民用极薄冷轧基板等。

  高线系列产品。钢绞线用线材、预应力钢丝用碳钢线材硬线、低碳拉丝用钢、弹簧用钢、焊条用钢、冷镦及标准件用钢、合金结构用盘圆、建筑用线材以及高强度盘螺等。

  棒材系列产品。齿轮用合金圆钢、销轴用合金结构圆钢、轴承用钢、高强度建筑钢筋等。

  型材系列产品。槽钢系列产品、角钢系列产品、弹簧扁钢、合金结构用圆钢、钢构件用槽钢系列产品、高强度电塔用钢等。

  (4)贵港:实施产品升级改造工程,形成特钢生产规模500万吨,特钢深加工总产能120万吨。重点生产钨钢、锰钢、钼钢、钨铬钢和模具钢等特种钢产品。担负开发特种钢新材料任务,积极利用沿海镍合金资源,争取开发非不锈钢的镍基特种钢产品。

  充分发挥广西锰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优化广西铁合金及锰盐产业布局,形成百色—桂林—钦防的广西锰三角区。广西锰三角区涵括百色市、崇左市、桂林市、柳州市、来宾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重点企业有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来宾市汇元锰业有限公司、广西桂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沙钢锰业有限公司、桂林翔云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普瑞斯伊诺康有限公司和百色市光大锰业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

  延续崇左百色锰深加工基地规划,重点发展和完善百色市和崇左市锰产业链和产业群,配套发展综合利用产业,建立循环经济,努力将百色和崇左建设成为中国绿色的生态锰业深加工基地。

  积极开发纳米二氧化锰粉体材料、锰基超级电容器、软磁材料制品和锰系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加强与钢铁、不锈钢和铸造等领域的合作,努力提升本地消化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和硫酸锰等产品的能力。

  发挥广西区位优势、沿海港口优势,利用东盟红土镍矿资源,发展广西不锈钢及镍铁铬铁等合金产业,以北海诚德公司、广西中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源镍业有限公司和广西华汇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以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玉林龙潭产业园、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和钦州市钦南区金窝工业园区为承载,重点发展不锈钢产业,积极开发新材料新产品。积极引导不锈钢制品企业或项目向沿海地区集中,降低不锈钢材配送成本,构建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推动“两化融合”和发展综合利用产业,努力打造绿色的广西沿海不锈钢产业基地、不锈钢制品加工基地。

  不锈钢产品:重点发展300系、400系不锈钢产品,适度发展200系不锈钢产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高性能、高强度的铁基镍合金、铁基镍铬合金新材料,以及不锈钢复合板、不锈钢多孔材料、镍基金属多孔材料和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等产品。

  不锈钢制品:重点发展建筑装饰、家电、食品加工、厨具、酿造和化工等领域产品,为玻璃、玩具、工艺品、五金、塑胶、印刷、包装、雨伞、物流等领域生产配件产品,努力构建产品齐全的不锈钢制品产业群,就地消化不锈钢,提高附加值。

  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多元化合作模式,形成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4家省级创新平台。加大创新投入,以高效、绿色、智能等为主导方向,充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企业改造升级。重点突破冶金碳捕集及高效利用技术,红土镍渣综合利用技术,硫铁矿综合利用技术,锰盐无铬钝化技术、钢铁新材料技术,产品工艺质量参数采集与存储、追溯分析技术,生产制造流程多目标实时优化在线运行技术等。加快推动企业从单一技术创新向涵盖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在内的系统性创新转变。

  建设广西特钢研发中心,联合海内外专业科研院校,建立“大数据+云计算+云制造”体系,结合广西发展海工装备、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要求,重点开发高性能特种钢新材料、不锈钢新材料,优化冶炼和深加工工艺,并具备关键专用设备的研发能力。

  一是建设绿色工厂,全面普及先进适用以及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建成覆盖企业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环保在线监控体系,系统优化物流体系,减少物流过程中无组织排放。二是建设绿色园区,落实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冶金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探索冶金与建材、电力、化工等产业及城市间的耦合发展,实现“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消纳”三大功能。三是打造绿色供应链,以重点冶金企业为依托,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四是引导冶金企业借鉴“六位一体”绿色发展模式,形成个性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即根据企业实际和自身特点,从“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绿色矿山、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等方面,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推进企业绿色发展。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广西冶金产业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提升发展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动力转换。加快普及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实现数据集中和共享,夯实智能制造基础。支持企业应用具有生产组织、过程优化、质量管控等多重功能的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统,实现敏捷制造和精细化管理。引导企业在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操作一致性高等岗位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鼓励优势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推广知识积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重点培育1—2家集信息、交易、咨询、金融、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冶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引导先进冶金企业跨领域、跨地域协同,建立大数据联盟等产业链合作组织,对接科技、金融、文化等多种资源,深度参与产业协同和社会协作。

  一是积极推广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经验,加快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融合建设,重点提升产业市场、生产、管理和创新等技术水平。以自动化提升工艺、工序生产技术水平,实现配料、下料、出料、温度、压力、宽度、厚度和三废排放等工序参数的自动调节与控制,实现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和反馈,高效、自动完成各类生产数据指令。

  二是以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存储,包括物资数据、生产管理数据、物流数据和能源数据等,与智能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再将智能化处理的各类数据交换到各生产单元、管理单元,及时反馈执行动态数据。利用“互联网+”,有效监控市场动态,存储各类订单、市场价格数据,实现电商市场营销模式。在新材料方面,利用信息化存储系统,建立冶金材料基因数据库。

  三是建立智能化处理系统,通过外部信息化系统,接收和高效处理外部订单,优化生产工艺,生成生产工艺数据或指令。通过内部信息化系统,与生产单元、管理单元实现双向交换各类数据,及时处理反馈回来的动态数据,实现精准调度和精准管理。根据新材料研发要求,以冶金材料基因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云计算,优化研发试验方案和生产工艺方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新材料研发成本。

  针对冶金企业特点,发挥专业化机构作用,支撑环保、安全、质量、能耗等方面执法,以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广西冶金企业优胜劣汰。引导冶金企业开展竞争力评估,鼓励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中心制定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竞争形势和实际状况,走差别化的转型发展道路,避免转型升级中的新一轮同质化发展和重复建设。推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北海诚德公司、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成为国际知名、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有效带动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产业集群。

  一是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要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施“1+4+X”产业发展战略(1是指钢铁主业;4是指重点发展四大多元板块,即物流与贸易、能源与化工、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服务业;X是指培育发展若干个新兴产业),以“本部转型升级,沿海有序发展,多元聚焦集群,集团战略管控”为四大转型重点,以“降本增效、总量控制、多元并举、绿色发展、资本运作、智能升级”为六大战略举措,以“集团管控、深化改革、科技创新、财务优化、人才保障、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为七大保障措施,把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华南及西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综合型钢铁企业集团和科学高效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

  二是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以调结构、提品质、促转型为主攻方向,继续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产品结构,围绕创新驱动、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开展高水平技术改造,加速淘汰落后装备和低效产能,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规划建设1780毫米热带钢轧机1套,重点发展高性能、高质量及升级换代钢材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用钢、管线用钢、锅炉压力容器用钢、集装箱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等高附加值热轧板带,满足下游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石墨烯基海洋用防腐钢材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耐蚀性、延展性,满足热带、海洋气候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三是北海诚德公司以市场为主导,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发展适合《中国制造2025》的不锈钢新材料,满足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海洋装备、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需求。依托自身不锈钢母材产品优势,拓展不锈钢产业链,做大做强民用领域用不锈钢制品,培育和发展工业领域用不锈钢制品,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用原材料和基础件,大力增强装备制造相关配套能力。坚持制造服务化、产品高端化、生产高效化、管理精细化,将公司在汽车、机械、家电、船舶等高端不锈钢板材产品领域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产服务制造商。

  四是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资源立矿、深加工强矿、产品纵向一体化”为抓手,积极优化产能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绿色发展,通过中信大锰布东锰系列项目、锰系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等项目建设,推动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锰业集团。

  五是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发展中碳锰铁、低碳锰铁、硅铝合金等稀缺高性能锰加工产品为主,加快完成锰业研发中心建设,通过实施区域内铁合金企业的整合和技术改造,重点推进年产20万吨中低碳锰铁合金项目、年产6万吨电解金属锰二期工程、矿山扩产建设工程等项目,实现区域内铁合金产业的整体升级,推动公司成为国内锰合金行业的优势企业。

  六是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以建设生态型产业链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生态锰”产业。通过在靖西市锰工业区建设百矿集团锰矿石选冶—金属锰深加工—锰渣综合利用基地,重点推进电解金属锰整合项目、电解二氧化锰整合项目、硫酸锰项目、镍钴锰酸锂材料及配套动力电池项目等项目建设,推动公司发展成为区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锰产业集团。

  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和投资力度,开展新一轮找矿工作,尤其是老矿山深部、外围及周边地区。进一步加强区内天等龙原—德保那温等重点勘查区冶金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增加资源储量。以锰矿资源开发为重点,以绿色矿山和数字矿山建设为导向,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手段降本增效,提高矿山竞争力,稳定资源供给,强化资源保障。在有条件地区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引导区内资源的集约集聚开发,优先支持示范区内和竞争力强的矿山企业发展。引导环境扰动大、安全风险大、不具备竞争力的冶金矿山逐步退出市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合资、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全球配置,提高广西冶金产业资源保障力度。

  一是加强广西境内矿产资源勘探。对资源枯竭矿山进行深部及周边地区勘探工作。完成对广西境内冶金矿产资源普查及详查工作。

  二是开发铁精矿生产新技术。重点推动硫铁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采用深度提硫技术生产含硫量在48%及以上的硫精矿。通过焙烧制酸,获得硫酸和含铁量约63%的烧渣。提高赤泥选铁技术水平,提升回收率和铁精矿品位等指标。争取研发出高铁三水铝土矿开发利用技术。加快开发低品位难选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选矿新技术。

  着眼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产品、技术、资金和人才,立足比较优势,将与广西冶金产业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冶金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依托先进的优势产品、技术和管理,打造产业合作先行基地,构建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共建的重点产能合作项目—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建设,以“建设东南亚标杆、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建设机械化原料场、孔顶装焦炉、烧结机、2座1000立方米级高炉,2台100吨级转炉、连铸和H型钢等轧钢生产线,形成钢铁产业集群。

  自治区成立广西工业二次创业冶金产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具体工作,具体承担协调各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单位共同推进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工作,定期向自治区领导汇报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工作进展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项目建设、规划布局、产能置换等重大问题,加强财税、金融、用地、用电等配套政策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在安排中央技术改造、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等专项资金时给予广西冶金产业更多支持。

  在符合国家、自治区土地管理法律和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国家用地定额标准, 将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建设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用地纳入全区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一次性供地有困难的重大冶金产业项目,可以采取一次性规划、分期供地的方式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土地出让收入一次性缴纳暂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分期付款。对符合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环保政策要求,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项目,按“集中统筹、分级负责”的原则保障项目用地。结合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相关设区市的主要污染物控制总量指标,通过统筹相关资金支持各重点冶金企业环保治理技术改造和污染物减排工程项目。加大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重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外部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体系与园区的联通。

  建立健全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工作实施情况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对本方案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密切跟踪与定期评估,对重大问题,及时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并根据评估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本方案的具体工作部署。全区各设区市行业主管部门要将推进冶金产业二次创业与本地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能耗和环境容量等工作结合起来,联系本地区发展实际,落实本方案提出的任务和政策措施。有关企业要制定实施计划,做好与本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衔接工作,及时反映贯彻落实本方案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产能无序扩张,加速淘汰落后装备和产能,促进冶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强化市场监管,严格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和信用约束,持续督促企业规范化生产经营,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强对本地区冶金产业在建、拟建项目的日常监管和自查。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一是建立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重大项目库,实施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对入库项目重点支持。二是建立和完善重大产业项目联系和协调推进机制,明确牵头的市县负责人和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抓好产业链招商。三是建立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项目通报、督查和考核制度,做到每月通报、季度督查、年度考核。四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优先推荐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重大项目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自治区各类涉企专项资金,对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重大项目优先给予支持。

  建立健全广西冶金行业运行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行业管理,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行业有序发展,防止恶性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制定、发布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名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资金实施精准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推动企业进行以下试点工作。

  一是产权多元化社会化:完善企业产权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等,制定保障措施,加强政府、司法监督管理,促进企业产权向社会多元化开放,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尤其是创新科技方面的融资能力。

  二是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主导、企业参加,财政、工业园区、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三是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各类冶金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冶金产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科技创新企业项目,鼓励万众创新,全面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协调冶金企业和电力部门的政策、体制和利益关系,鼓励采用电力市场直接交易等多种形式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发展。探索电冶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铁合金企业煤气发电与区域电网相结合、与用气企业相结合,通过推广应用范围,分摊碳排放量。综合利用硫铁矿,利用制酸蒸汽发电和区域电网相结合,推动产业间循环互补,实现锰产业绿色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冶金工业重大研发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列入科技计划予以支持。对广西获得国家新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的冶金企业,以及购买科技成果并在本地实行产业化的冶金企业,符合相关规定的,按规定给予相应支持。推动重点冶金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全员培训,加强企业培训中心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年参与率要达到50%以上。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重点冶金企业深入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职工创新搭建平台,鼓励冶金企业人员实施岗位创新。引导和鼓励冶金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为依托,3年内自主培育10—15名、引进5—10名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探索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创新积极性。推动企业探索建立跨专业、跨岗位交叉培养机制,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培养海外投资、建厂、并购等所需的管理、营销、法律、技术、金融等方面的国际化人才。

  围绕广西各冶金产业园区定位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链配套建设,积极引进深加工、制品、原辅料、生产性服务业、备品备件和包装件等供应商,建立相应的仓储、物流和配送体系,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信息、技术、咨询、培训、电商、融资、市场开拓、法律服务、仓储物流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提升园区产业链配套能力。

  • 爱游戏im电竞主营产品:破碎机锤头,耐磨合金锤头,碎石机锤头,复合锤头,专注铸造锤头20余年,经验丰富,合金锤头配料严谨,工艺精,专业生产高铬复合锤头,双金属复合锤头,等配件.网站地图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服务中心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