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钢材是指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采取了特殊的工艺生产、具备特殊的组织和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特殊需要的钢类。凭借高强度、高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独特优势,特种钢材大范围的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能源以及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筑牢根基,推动着各个行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材料。
中国特种钢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初,从最初依赖进口、技术落后、产品品种类型单一,到如今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种钢材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形成了国有企业主导、非公有制企业热情参加的多元化格局。进入21世纪,在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下,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宝钢、鞍钢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崛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逐步提升。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特种钢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种钢材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加快高端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推动特种钢材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的研发和应用。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政策的持续加码为中国特种钢材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中国近些年在特种钢材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例如,2024年,中国成功完成2200兆帕超级钢的研发技术,打破了美日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这种超级钢硬度极高,可用于建造潜艇,能大幅度的提高潜艇的抗压能力和下潜深度;不过在将其应用于潜艇建造时,还面临焊接和塑形等难题,如缺乏大型卷板机来卷起这种高硬度钢材。此外,河钢在泄漏预测模型研发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外国垄断;唐钢在过渡炉钢制造和二级传感器研发上取得突破,传感器性能优于进口产品。
未来,中国特种钢材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形态趋势,持续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将一直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全球特种钢材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第十章 2019-2024年中国特种钢材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可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