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轮轨接触应力慢慢的变大,钢轨伤损越来越严重。这些后果最终将会发生物体累积塑性塌陷或低周疲劳磨损。为减缓或防止接触疲劳伤损(波浪磨耗、剥离裂纹或接触疲劳裂纹、磨耗和压溃、核伤)的有效措施就是采用强度高的耐磨钢轨。因此,具有高强、高韧的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贝氏体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弥足珍贵。
在和北京特冶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特工贸)创始人张志强董事长的访谈中,张董和记者说,自2001年3月起,北特工贸就和清华大学、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共同研制低碳合金钢材料贝氏体钢(牌号为:U20Mn2SiCrNiMo,拥有新材料自主知识产权),并陆续完成了成分优化及各种轨型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研究,以用于道岔产品生产。2005年10月,该科研项目通过了北京铁路局组织的技术审查。现如今,北特工贸聘请了多名钢铁材料和高温合金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他们正在张志强董事长的带动下为推动贝氏体钢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力量,更是满怀着一颗把“中国贝氏体钢”推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为尽快缩小我国铁路与世界先进铁路的差距,实现铁路现代化,张志强董事长指出,在面对日渐增长的行驶需求,北特工贸在铁路轨道上一直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与考察。张志强董事长自身也通过专业的学术研究,获得过诸多殊荣。
2008年被铁道部授予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检验判定的结论为该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荣获北京铁路局技术创新一等奖。在对于国内贝氏体钢的研究上,张志强董事长还曾多次发表论文。其中不乏受到业内人士称赞的学术文章,如:2012年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安全技术交流会》上关于BT15低碳贝氏体钢系列新产品在铁路重载线年中国铁道学会重载铁路建设养护与安全研讨会上,贝氏体钢(U20Mn2SiCrNiMo)产品及钢轨在曲线日,铁道部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固定型贝氏体钢组合辙叉及尖轨”通过验收。
此外,张志强董事长多次作为评委受邀参加专家审评山海关桥梁集团30吨重载道岔、专家审评中车集团道岔公司27吨轴重道岔。出席2011/2012铁道部工务展览,世界轨道交通展览。
尽管前十几年,我国在贝氏体钢轨材料的研究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在贝氏体钢用于钢轨的系统研究工作上仍亟待提高,特别是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生产的基本工艺的研究以及应用的研究都不够充分,要将贝氏体钢轨真正运用于铁路还有必要进行许多的系统研究工作。为此,张志强董事长秉承“事在人为”的理念,张董坚信,只要坚持到底,一定会有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张董的多次探究及实践中,成功发明了专利曲线和重载钢轨用贝氏体钢和贝氏体钢轨及其生产方法及实用新型专利(抗磨损辙叉、低噪基本轨、高耐磨性尖轨、高强度护轨)。此后,张董又制定了TJGW108-2013 30吨轴重合金钢组合辙叉技术条件、TJGW108-2013 30吨轴重道岔技术条件、TJGW117-2013 U20Mn2SiCrNiMo贝氏体钢轨暂行技术条件。
张志强董事长在访谈最后强调,“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北特工贸也在张志强董事长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过程开发和工艺优化,已形成了贝氏体钢工务产品整套的热处理和机加工工艺以及严格的检验制度,产品内外质量稳定可靠,为我国铁路行业再创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