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PP价格逆市而涨背后的成本与供应逻辑
在进入11月的时节,通常被视为再生聚丙烯(PP)行业的消费淡季,市场上再生PP的价格往往会出现下滑。然而,今年的市场却呈现出一幅不寻常的景象:以成本与供应为支撑,价格重心竟然出现小幅上移。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背后隐藏的商业秘诀与市场动态。
通常在此时,行业的销售需求减弱,很多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的压力,价格也随之下行,形成惯性随季而降的趋势。然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山东白透明颗粒的主流价格维持在5700-5800元/吨,上周价格保持不变,且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50元。而在江苏,白色PPR破碎料的主流价格也是4900-5000元/吨,虽然较去年同期略有下跌150元,但也显示出较强的价格稳定性。
这一异常现象的问题大多位于两个方面:成本端的压力和供应端的紧张。在进入下降周期之前,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已经趋于紧张,供应不足使得整体成本偏高。此外,企业普遍维持低库存,订单减少使得整体市场心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从而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这一现状显然与历史规律相背,但却反映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的再生PP市场出现了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新趋势:新旧料的价差逐步缩小。通常情况下,再生PP与新料之间的合理价差应在1000-1500元/吨之间,但在11月份,这一价差骤降至1055元/吨,较上月宽幅下跌103元,跌幅达到惊人的8.89%。价差的缩小不仅加大了新料对再生PP的挤压,降低了再生PP的市场需求,也对价格趋势构成了潜在的下滑压力。
纵观整个行业,当前正处于一个矛盾的循环之中。一方面,企业虽然维持着低负荷生产,但出于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另一方面,上游原料端的持续高价 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起到了价格护航的作用。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破碎料作为再生PP生产的唯一原材料,其价格与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博弈状态,虽然在11月份因货源紧张有所上涨,价格升至4800元/吨,但全年大部分时间仍有下跌的可能。
企业的生产模式和库存管理在这一波动中显得很重要。面对上游原料的紧张,企业在生产时需要更加谨慎,控制开工负荷以降低风险。目前,业内许多企业的开工负荷在30%以下,较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这使得整体市场的流通量受到制约。卓创资讯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10月中旬以来,市场交易量逐渐萎缩,周度交易量平均下降了0.6%。基于此,企业不得不在保证生产效率与降低库存之间寻找平衡。
展望未来,尽管短期内再生PP市场的需求仍然偏弱,但在成本及供应端的支撑下,价格可能仍将保持弱势僵持。市场的持续观望态势给了投资者更多的思考空间。企业需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趋势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同时,投资者也应关注行业动态,审时夺势,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
再生PP价格的逆势而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复杂而微妙的市场画面,体现了成本与供应的逐步博弈。对行业内部人士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全新的商业机会。在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谁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动态,调整自身策略,谁就能在细分市场中占得先机。随市场环境的不断演变,企业和投资者都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求在变革中抓住属于自身个人的机会。期待在未来的市场中,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探索再生PP行业的无限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