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能搞“一锤子买卖”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背街小巷检查结果。 12个区共有38条背街小巷因为检查不达标而被降档,问题量排名前五类的分别为暴露垃圾、车辆乱停乱放、堆物堆料、外立面脏污破损和城市家具破损。有关部门将督促被降档街巷及时整改,如果降档街巷连续三个月在市级日常检查中得分达标,则将对其予以复档。
近年来,本市连续开展了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改治理提升三年行动。从去年起,为期三年的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再启动。北京将通过精细化治理,改善环境品质,保护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历史背景和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打造高品质的现代生活空间,实现功能优化、和美宜居。同时,对背街小巷每月进行全覆盖检查,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环境脏乱等不合格情况,进行动态降档,甚至降为不达标。
让背街小巷成为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亮点、文脉传承的载体、和谐宜居的家园更是需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这其中,既存在整治之初改造资金筹集难等启动阶段的挑战,也面临改造完成后持之以恒巩固整治成果的考验。此番数十条已经整治完成的背街小巷因检查不达标被降档,正是对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的及时提醒。
从此次被降档的背街小巷看,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集中于整治前就已经让人头疼的车辆乱停放、公共设施损坏、暴露垃圾、堆物堆料等居民的“心头病”。通过前期的精细化治理,这些背街小巷原本都已达到了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经营等“十无”标准,公共空间缺失、文化展示匮乏、市政承载能力不够、业态低端无序等问题均已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解决,成绩来之不易。
遗憾的是,这些背街小巷的治理成果未能得到巩固,脏乱差问题卷土重来,让过去千辛万苦的付出几乎付之东流,实在令人惋惜。城市“毛细血管”疏而复堵的降档警钟提示我们,城市精细化治理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唯有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提高日常管理上的水准,才能切实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背街小巷虽小,却关系着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景观提升、市政设施、街道绿化、街区文化等各类要素固然都是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的重点,而如果忽视了日常管护,曾经花钱费力实现华丽变身的街巷,很快又会退回到脏乱差的老样子,城市的精细化治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破解背街小巷改造难题不易,创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途径更难,一劳永逸的奢望有不得,一了百当的做法要不得。
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必须充分的发挥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功能和各类治理主体作用,推动街巷环境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促进全社会参与街巷环境日常治理。一方面,要探索在“城市大脑”发展背景下建成“小街之芯”,为停车管理、垃圾管理、城市家具等的便利有序提供支撑,一方面要在长效运维上不停地改进革新,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上持续发力,推动问题从反复整治向常态施治转变。
以绣花功夫、钉钉子精神推动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提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北京才能变得更和谐宜居,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得以实现。(劳利)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地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互联网空间,携手构建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