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技术新突破:郑州上街区助推铝业向绿色转型
在当今全球经济战略中,能源结构转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构成为各国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铝电解研究所,凭借着其在铝电解技术领域的创新,不仅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还在推动电解铝产业向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作出了显著贡献。
走进中铝郑州研究院铝电解研究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此同时,忙碌的开发团队正在为解决铝电解企业面临的技术需求和难点而努力。研究所所长张亚楠介绍,自2020年以来,该研究所围绕铝电解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度探索,开发的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节能技术FHEST1.0,已从实验室阶段取得突破,并进入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形成了FHEST2.0技术,并正在推进第三代技术的攻关。新技术的推出,不仅改善了铝电解生产的能耗水平,还为企业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节能技术外,铝电解超强耐磨打壳锤头的研制也令该研究所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传统铝电解产业中,锤头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普遍较短,仅约6个月。相比之下,中铝研究所开发的超强耐磨锤头,其常规使用的寿命可达4年以上,极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本幅度达到了75%以上。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成功推广近15000根锤头,展示出其研发技术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善,构成了整个行业变革的重要基础。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下,中铝郑州研究院还与包头铝业联合开发了铝电解槽烟气余热发电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预计满负荷运行后年发电量可达到320万度,节约标煤976吨,同时每年能有效减排二氧化碳3190吨。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铝电解工业的绿色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张亚楠所长进一步表示,未来该研究所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铝电解技术的逐步发展,努力让绿色铝工业成为现实,展现中国智慧和力量。这不仅是对行业的推动,也是对国家绿色发展的重要贡献。
随着全球对环境治理意识的不断的提高,绿色金融、绿色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日益显著,这促使铝电解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作为重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铝电解产业在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高效生产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一定因应市场变化,研究开发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铝郑州研究院铝电解研究所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己研发优势,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将更好地支持铝电解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铝电解事业正在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中铝郑州研究院铝电解研究所得出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铝电解技术的发展,也将为解决行业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期待,未来铝电解工业能够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继续引领发展潮流,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