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在翰林院供职时,阅读了《郎潜纪闻二笔》《乘光舍笔记》等书后,被《红楼梦》深深招引了。在随后10多年的时间里,他连续考证相关故事10余则,随后置之不理。1914年,他从头修正《石头记索引》交商务印书馆,1917年9月出书单行本。蔡元培开篇就写道:“《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民族名士仕清者,寓怜惜之意。其时既虑触文网,又欲独具匠心,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幕,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情况。”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自面世以来,遭到很多文人的喜欢。光绪年间,“红学”盛行,简直能与“经学”混为一谈。见仁见智,很是热烈。民国后,文人们亦热心未减。蔡元培是学界名人,也亲自参加研“红”队伍,引来不少热捧,这个单行本一向发到10版,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胡适在红学方面的研讨也颇有效果,他出书《红楼梦考证》,新红学派由此诞生。该书体系考证了曹雪芹作者自身,得出《红楼梦》是曹雪芹“将真事隐去”的自传定论,并对过往红学研讨予以尖锐批评,说走错了方向,只去搜集不相干的材料,而不去重视作者、家世、年代、版别等问题。胡适称旧红学只作了《红楼梦》的附会,而不是真实的考证。
蔡元培难以承受胡适的观念,他在《石头记索引》第6版中标明“对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讨”,阐明自己证疏的原因和办法,自傲地表明,“自以为审慎之至,与随意附会者不同”,表明胡适的观念不能降服他。
对此,胡适并不附和。随后宣布《跋红楼梦考证》一文,其间含“答蔡孑民先生的商讨”,指出蔡元培所用办法过于保守。两位大学者的争辩轰动一时,被称作“一场震慑全国的论争”。蔡、胡之争并无成果,两人仍各执己见。直到20世纪30年代,相关作品还时有呈现。